

“早高峰时段客流流动较大,疫情防控的工作压力也相对增大,所有防控服务措施不能有丝毫马虎。”近日,武汉地铁集团纪委对疫情防控措施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时指出,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就是要从严从细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
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武汉地铁严格按照防疫政策,实行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全体纪检干部下沉到一线,包保车站开展检查监督,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并做到举一反三,确保了地铁运营安全,用最小的代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社会发展影响,守住市民公共交通出行信心。
监督防疫制度执行
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武汉地铁按照湖北省和武汉市总体部署,统筹力量、细化分工、优化服务,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乘客管理实行强化出行管控、强化客运组织、强化宣传引导“三强化”,现场管控确保方案预案到位、设备设施到位、消毒消杀到位、分级管控到位“四到位”。纪检人员全程参与其中,发挥跟踪督办落实、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作用,压紧压实监管责任,检查所有防控措施、设备保障按照时限和要求全部到位,保障疫情防控政策在末端得到落实,营造出安全运营氛围。
为确保全体地铁从业人员严格落实“三查、三测、五有”机制(三查:查核酸、ﻪ健康码、行程码;三测:班前、班中、班后三次体温检测。五有:有防控指南、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防护物资设备、医护力量支持、留观转运安排),纪检人员一方面率先示范、以身作则,一方面常向有客运服务、设备维保部门拧紧防控螺丝,从严从紧加强监督,保障制度落实落地。
监督重点工作领域
2020年年初,武汉地铁组织1200名党员下沉社区,4000余名员工坚守岗位,维护运营设施,投入防控设备。在此过程中,武汉地铁纪检人员兵分两路,在加强下沉社区检查督导的同时,另一组深入车站、车辆段场,督导设备设施的落实到位,深度参与施工改造。
如今的武汉地铁,全线网282座车站均设有专属车站二维码,乘客扫码即可实名登记乘车,可实现精准流调乘客行程;所有车站的安检通道设有最先进的测温门,乘客不停留即可实现精准测温;所有车站均设有复测留观区,配足配齐防控物资,异常乘客的快速处置有流程、有场地。
为倡导乘客无接触式乘车,武汉地铁加快推进“第三方APP扫码出行”工程,组建“第三方APP扫码过闸红色工作队”,以主力军的方式,开展互联网业务平台数据库、应用系统及网络架构升级以及不同层级的测试验证等工作;此后,武汉地铁陆续接入13款APP乘车码、20余家银行的银联卡闪付过闸,与多个城市乘车码互联互通等,构建出多样化移动支付生态。所有项目和推进过程,地铁纪委实时跟踪,全过程进行履责监督、管理监督、质量监督,确保了设备运行稳定高效。
聚焦乘客获得感提升
全过程聚焦服务品质提升工程,为让市民出行有获得感,武汉地铁纪委探索出“评议+推进+整改”闭环监督反馈机制,促进各层级“同题共答、联动整治、解决诉求”。纪检人员充分利用电视问政、武汉评议、市民热线、城市留言板等多个监督平台,收集、分析、归纳乘客意见诉求。对乘客反应集中的问题,纪检人员深入现场实地调研,对进行整改事项列出整改清单、给出整改时限。
2021年上半年,针对电视问政乘客提出1、3号线换乘站宗关站标志不够清晰的问题,武汉地铁相关技术与纪检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共同协调整改方案,列出改进时间。短短天时间,车站新增设连续指引标志550米、各类贴附式标志64张,更新完善吊挂信息51处、温馨提示类标志12张。地铁站内指引标志以直观、明确、快捷的视觉信息,对乘客进行正确引导。
与此同时,武汉地铁纪检人中和相关部门一道,以精致化管理方式对线网所有车站标识进行全面梳理,并以“一站一方案”的形式进行优化更新。据了解,武汉地铁一年内更换或新增标志20000块、张贴贴附式标志30万张。
2020年疫情至今,武汉地铁实现了三个“零”,思想零松懈、场所零输入、员工零感染,为武汉市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