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铁集团: 试行企业内部派出制监督助力清廉国企建设

2022-05-24 11:23
来源: 武汉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铸造精品工程,建设百年地铁,亟需精准监督。武汉地铁集团在大力实施建设、运营、经营“三驾马车”协同发展战略以来,现运营总里程达435公里,运营站点282座,在建线路10条,地铁衍生资源多处经营......,面对“点多、面广、量大”的境况,如何“全方位、无死角、分层级”开展监督执纪工作护航地铁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难题。

2020年,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市纪委监委关于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部署和要求,在市纪委监委、市国资委党委和集团公司党委的领导下,集团公司纪委秉持高处站位、细处发力的要求,积极试行公司监督执纪新模式,率先在市属国有企业内部推行派出制监督,成立3个集团公司纪委派出纪检组,对建设、运营、经营三大业务板块实施精准深入的监督。各派出纪检组由集团公司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直接领导,授权开展监督执纪工作,纪委内设室对各派出纪检组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有效推动落实市纪委监委、市国资委党委关于深入推进清廉国企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加速助力清廉国企建设。

目前,各派出纪检组组长专职履行监督职责,不分管其他业务工作,并担任驻在单位纪委书记或党总支纪检委员。派出纪检组抓好职责定位、落实各方责任,全面整合了监督合力、消除了监督空白、促进了经营管理,截至目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强化了政治监督,服务中心更加有力。督促决策部署迅速落实到位。面对疫情防控、防洪防汛等大战大考以及集团公司决策部署、监督单位目标任务,各纪检组迅速督促落实,分类施策,扎实开展监督、定期通报考核、推动整改建制,确保决策部署落地、目标任务完成。全面掌握政治生态现状。借鉴市纪委监委对市属企业领导班子成员“画像”评价和企业政治生态报告工作办法,各纪检组充分发挥“探头”作用,对监督单位68位领导班子成员及15个单位进“画像”评价和政治生态报告,直指问题、以评促改。助力内部巡察取得初步成效。集团公司党委建立内部政治巡察制度,探索开展对2个直属党组织内部巡察,相关派出纪检组利用“驻”的优势,协助内部巡察工作全面开展,共计查出72项问题,有效把管党治党责任落实到基层,为全面开展内部巡察和十四届市委第一轮巡察集团公司奠定坚实基础。

促进了“三不”机制推进,标本兼治更加有效。推进执纪监督“不敢腐”。各纪检组通过“走出去”监督主动发现了三大业务板块以往难以发现的问题线索,配合集团公司纪委高质高效完成查办案件15件,处理处分21人次,在监督单位形成了“不敢腐”的震慑效应。推进制度落实“不能腐”。开展“讲制度执行”专项行动,纪检组督促各监督单位对职责范围的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共计梳理制度34项,加强了监督单位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推进宣传教育“不想腐”。派出纪检组结合各自业务板块的特点,全力推进创建“清廉地铁”,在建设工地、运营基地打造“廉政文化建设基地”“廉洁文化长廊”,在经营场所试行“一牌两书”管理,促使了员工廉政意识入脑入心。

深化了作风整治,新风正气更加浓厚。高质量完成作风专项整治活动。督促开展“六项治理”,针对职责不清、职能交叉等作风问题,各纪检组之间团结协作,多次召开专题协调会、联席会等会议,督促推动整改历史遗留问题和基层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40项,监督单位作风明显改善,督促完成克难攻坚任务23项,推进目标任务落地落实。全方位督促问题整改。各纪检组积极配合《电视问政》《行风连线》以及“双评议”工作,对其反映出的问题,纪检组迅速从严督办、有序推进,市民乘客关切的200余件“急难愁盼”问题和诉求得到有效解决。

加强了日常监督,风险防控更加精准。做好主动监督。拓展监督“探头”广度,通过列席旁听会议、抽查文件材料、参与组织活动等方式,纪检组主动发现问题,从严督促整改,做到了监督下沉、监督落地、监督于问题未发生之时。提好纪检监察建议内容。根据审计审查、内部巡察、专项检查等途径发现监督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各纪检组向集团公司纪委共计提出15份纪检监察建议内容,并开展《纪检监察建议书》整改落实“回头看”,让“纸面文字”变成“刚性制度”,有效把问题整改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