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武汉出现疫情反弹,市民乘坐轨道交通出行意愿降低,此轮疫情发生以来(8月24日至31日),武汉轨道交通线网日均客流仅257万乘次,客运量不足2019年同期的80%。武汉地铁集团迅速行动、加紧部署,严格地铁车站管控、抓实抓细乘客管理“三强化”、现场管控“四到位”、从业人员管理“五落实”、联防联控“两健全”及建设工地“十项措施”,为市民乘客营造安心的出行环境。
一是地铁车站严管控。2022年以来,因黄陂、东西湖、江夏等局部疫情,武汉轨道交通已先后3次采取临时封站措施,累计封控6条线路24站次。目前,1号线汉口北站、滠口新城站,2号线长港路站、航空总部站、宋家岗站、巨龙大道站、盘龙城站,21号线(阳逻线)青龙站、高车站、武湖站、沙口站采取临时封站措施,组织列车在上述车站通过不停车。
二是乘客管理“三强化”。强化出行管控。严格执行乘客进站乘车前“实名制扫码进站、测温、戴口罩”等疫情防控措施;在安检、车厢等关键位置增设工作人员,提醒乘客做好防护,劝导乘客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强化客运组织。根据客流预测和监测,科学安排线路运力,车站现场加强引导疏导,避免人群集聚。强化宣传引导。向乘客广泛宣传轨道交通防疫政策,鼓励乘客以扫码过闸等方式乘车,候车保持距离,做好自身防护;持续关注舆情走势,积极做好乘客解释工作,争取市民理解支持。
三是现场管控“四到位”。方案预案到位。坚持把国家、省市各项疫情防控要求,内化为企业日常作业标准规范,制定《武汉地铁疫情防控指南》,明确组织领导、细化分工,指导疫情各阶段下的防控工作。设备设施到位。持续完善车站现场防疫设备设施配置,完成第三方APP扫码过闸业务改造,安装使用红外体温快速筛查设备共计500余套。消毒消杀到位。严格按照交通运输部《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指南》标准,分区分级、落细落实轨道交通车站和列车清洁、消毒、通风等工作。分级管控到位。处于封控区内的车站,按要求采取临时封站、关闭出入口、只出不进等管控措施。
四是从业人员管理“五落实”。落实“三查、三测、五有”机制(三查:查核酸、健康码、行程码;三测:班前、班中、班后三次体温检测;五有:有防控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有防护物资设备、有医护力量支持、有留观转运安排)。落实核酸检测及疫苗接种要求。疫苗接种“应接尽接”,核酸检测“应检尽检、不漏一人”。落实物资保障。配齐配足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随用随补。落实心理疏导。组织心理健康关爱行动,让员工能以健康向上的心态面对防疫攻坚任务。五是严格重点部位管控。加强食堂用餐、班车管理等工作;对车辆段场、控制中心工作人员进出实施严格管控,对外来人员严格执行测温、查验健康码、行程码并做好登记等程序。
五是联防联控“两健全”。健全与交通主管部门、各区、轨道分局、防疫部门等联防联控机制,按照要求推进防控预案对接、信息互联互通、防控措施协同,积极配合开展流调工作,运用技术手段多维度、高效率开展实名信息核查,快速勾画病例画像,锁定密接关联人员,为疫情防控争取宝贵时间。健全完善公司应急处置机制,定期开展应急处置培训、演练,确保遇突发或异常情况时,及时有效采取相应措施。
六是建设工地落实“十项措施”。轨道交通项目工地严格执行《武汉地铁建设现场疫情防控“十项措施”》,现场工作人员非必要不与外界接触,严格落实工地封闭管理、人员进出管控、健康监测实名制管理、环境消杀、24小时核酸检测及信息及时上报等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