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商贸集团积极推进“国企联村” 助力乡村振兴

2022-07-08 16:51
来源: 武汉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022年上半年,商贸集团按照市委组织部、市政府国资委党委统一安排,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与黄陂区李家集街民安片区联合党委、方安片区联合党委,新洲区徐古街绿化片区党委、三店街新胜片区党委及蔡甸区消泗乡党委开展“国企联村”行动结对共建,认真落实“五个一批”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目前,集团与结对片区共建种植基地9个、养殖基地1个,其中2022年新建种植基地2个、养殖基地1个。1-6月,累计采购销售各类特色农产品580余万元。

一是坚持产业发展联动,建立订单化产业项目。指导武商集团、中百集团与新洲区、黄陂区四个结对片区联合打造种植基地,初步形成一批稳定的产业发展项目。目前,新洲区徐古街形成了菇类、小香薯、蓝莓种植基地,三店街建立了桃类、瓜蒌子种植基地。黄陂区李家街探索实施玉米种植示范基地,五显庙片区种植面积拟扩大到1000亩。同时,指导武商集团、中百集团积极开展跨区域联建活动,与蔡甸区侏儒街、新洲区汪集街分别建立快生蔬菜、小麻油、鸡汤等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今年4月,商贸集团进一步扩大结对范围,指导中百集团与蔡甸消泗乡曲口村建立虾蟹水产品养殖基地,与七壕村建立蔬菜瓜果种植基地。

二是坚持产销一体推进,实施主题化产品销售。指导武商集团、中百集团以产品销售为指引,通过市场销售数据反馈,帮助结对片区进一步优化产品种植结构。武商集团、中百集团采取“三专模式”——专区展示、专柜陈列、专人维护的方式,常态化销售特色农产品。同时,结合元旦、春节、清明等节假日,创新营销方式,先后举办了“快乐元旦”团购节、“春节嗨翻天”火锅节、“春游踏春季”“清凉一夏”等主题式营销,提高了特色农产品销售量。今年以来,武商集团累计采购销售杏鲍菇、双孢菇、蓝莓、小香薯、瓜蒌子等特色农产品300余万元;中百集团采购销售包菜、土鸡蛋、黄瓜、羊角蜜、黑鸡枞、小麻油等农产品250余万元。

三是坚持丰富产品体系,打造特色化产品品牌。通过一年多的产销互动,商贸集团结对片区的农产品种类逐渐丰富,各种植基地基本形成一主多元的产品体系。新洲区徐古街菇类产品从原来的平菇、香菇、杏鲍菇等常规菌类产品,逐步发展为涵盖鹿茸菇、鸡枞菌、松茸菌、羊肚菌等15个类别的菇类产品。三店街形成了鲜桃、桃干、桃胶、罐头等产品。黄陂区李家集街玉米种植形成黑玉米、甜玉米、糯玉米3个产品种类。武商集团指导徐古街绿化片区向中国绿色食品中心申请了小香薯绿色食品认证,支持绿化片区打造“大别山”特色农产品品牌。中百集团指导黄陂区李家集街注册了“朱铺香”玉米品牌,蔡榨街申请了“绿之仪”鸡蛋品牌。此外,武商集团联合新洲区徐古街、三店街和蔡甸区侏儒街联合打造“武商优鲜”小香薯、蓝莓、千禧果、黄桃和“武商优味”小麻油等自有品牌,有力促进了特色农产品的提档升级,提高特色农产品经济价值。

四是坚持人才培养互动,培育专业化销售人才。今年以来,商贸集团针对相关结对片区之前农产品销售,均以批发市场散称销售为主,未涉足超市销售渠道的实际,先后组织黄陂区李家集街、新洲区徐古街和三店街种植户、青年人才30多人到中百集团中央大厨房、柏泉蔬菜基地和武商超市配送中心、超级生活馆等参观学习、跟班实践,学习了解超市操作流程、渠道申报程序、商品管理维护、产品配送储运等知识,提高了种植户和青年人才的市场营销、商品管理和品牌培育意识。514日,武商超市公司对新洲区徐古街、三店街10余名营销人员进行直播培训,详细讲解了从直播平台搭建、商品分析与选择,到营销策划方案与社群运营等方面知识。

五是坚持党建宣传联抓,突出集中化宣传效应。指导武商集团、中百集团在与新洲区徐古街、三店街和黄陂区李家集街结对片区,常态化开展联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等联学活动的同时,积极抓好结对片区的宣传推广活动。指导武商集团、中百集团在超市卖场布置了结对片区产品宣传板、展示台,常态化进行宣传展示,并充分利用武汉商贸、武商潮、中百之声等自有微信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加强与社会主流媒体沟通,积极配合做好《乡村振兴报》《组织人事报》记者到新洲区徐古街、黄陂区李家集街的采访报道,多次邀请湖北日报、长江日报记者深入结对片区采访报道,在《长江日报》推出“国企联村ﻪ共富答卷”系列专题报道,挖掘乡村振兴故事,扩大产业发展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