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1年,承载着发展轿车产业的国家使命,武汉经开区在一片湖田荒草中破土动工。筚路蓝缕,玉汝于成。没有路,武汉经开区自己创造路;没有条件,自己创造条件。凭借顽强拼搏、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革故鼎新、披荆斩棘的创新精神,武汉人打造“中国汽车之都”的梦想,接续奋斗30年后变为现实。
当年的湖沼之地,已成为工业总产值和人均GDP位居武汉首位的“中国车谷”。从无到有,从有到强,这里的变化翻天覆地。
但是,在武汉经开区,有一项“指标”却始终位于全市之首——从未变过,那就是外籍人才数量。而早在30年前,武汉经开区就已是外籍专家的聚集之地,他们居住的三角湖畔,是武汉经开区30年辉煌创业史的始发地……
波澜壮阔的创业从三角湖始发
一批批来自法国等国家的专家来到武汉,作为早期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技术支撑、产业智库,参与到武汉经开区气势磅礴的创业进程中来。
1991年,市统建办通过征地协议,从当时的汉阳县人民政府征地650亩,并受政府委托,在汉阳的三角湖畔打造法国专家公寓。在这片历史的发生地,国籍与身份被打破,尊贵的朋友变成湖畔相交的知己,缔结了一场场跨越国籍的美妙缘分,法国专家也称这里像回到了法国的塞纳河畔.....
作为武汉礼待世界的前沿阵地,1996年,肩负着接待国宾使命的三角湖度假村在这片土地建立。这里先后完成了涉外区、度假区、礼宾接待等历史使命,无数影响武汉经开区30载的高光时刻,自此源始。
晨光中的三角湖。
如今,当年湖畔的创业之路,已成为全新8车道高架桥的千亿大道——东风大道,成为推动武汉智能制造业的发展主轴。不变的是,当年全市外籍专家最多的区域,现在依旧全市领先。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三角湖的富饶湖水滋养了这里的精英,这片经开之源如今正在等待新的蝶变。
“车都之脊”——东风大道。
与经开区共成长的武汉城建集团发掘出一块“宝藏之地”
到三角湖畔漫步,湖上微波荡漾,清风徐徐。和湖水的静谧相对的,是湖外波澜壮阔的“车谷”崛起。
1995年9月,从汉产第一辆富康轿车在神龙武汉工厂开出,到如今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武汉经开区已经完成了从一辆车到一座城的裂变。30年风雨兼程,“东光谷西车谷”的城市布局让武汉全国闻名;30年砥砺奋进,书写了武汉崛起的灼彩华章。
1995年9月,汉产第一辆富康轿车从神龙武汉工厂开出。
与武汉经开区共发展的武汉城建集团,在创业的艰辛中壮大,又在武汉城市崛起的征途中,从城市的建造者蝶变为城市的建设者、运营者。
武汉标志黄鹤楼,经武汉城建集团之手,在传统与现代中找到了平衡,“老武汉” 来此怀旧有了新鲜感,年轻人来此打卡,有了共鸣。
被联合国人居署列为“改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示范项目”,接待过包括前德国总理等多位国际政要的武汉东湖绿道,2016年建成开放至今,总接待游客超6000万人次 。这一闻名中外的武汉地标,正由武汉城建集团投资建设,100多公里的绿道上,串联起东湖五大景区的同时,还建湖中道、湖山道、森林道等主题绿道,是武汉城建集团的“匠心之作”。
游客在东湖绿道骑行。
刚刚竣工的琴台美术馆是武汉城建集团“持续擦亮旧地标,建精品新地标”的又一力作,已成为年轻人打卡晒图的首选之地,“城建力量”深深捕获了新生代年轻人的心。
由武汉城建集团建造,已经竣工验收的琴台美术馆。
武汉经开区、东湖高新区、武汉中央商务区等多个国家级高新产业园区和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建设成就,更是武汉城建集团在武汉新时代英雄城市建设中,秉承初心,深耕区域与城市,敢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体现。
但是,成绩永远是过去式,未来才是方向。心有潮鸣,必定雷厉风行。
更为珍贵的是,武汉城建·雲栖湖岸的岸上岸边,是两个世界。一面是繁华川流的城芯,一面是风拂柳岸的惬意,时光缓缓且徐行,轻舟慢慢心归岸,让这片岸在快与慢之间,在喧嚣和清雅之间,在入世和出世之间自由地切换。
三角湖畔的武汉城建·雲栖湖岸,是秉承奋斗情怀、彰显城市精神的武汉城建人携“国际墅区”的全新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