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报:打造中国经济新增长极

2015-04-28 11:04
来源: 市国资委
 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施子海和地区司副司长于合军解读《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
  4月16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公布。当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施子海、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司副司长于合军介绍了《规划》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施子海指出,《规划》是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出台后国家批准的第一个跨区域的城市群规划,对于加快中部地区的全面崛起、探索新型城镇化的道路、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于合军表示,《规划》的实施,将有利于探索城市群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有利于协同打造中国经济新的支撑带,有利于引领和带动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有利于引领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有利于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协同发展推进一体化
  据施子海介绍,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的特大型城市群,涉及三个省、31个市,国土面积31.7万平方公里。这一区域承东启西、连南及北,是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区域的城市群支撑之一,也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规划》明确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四大战略定位,即中国经济新增长极、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明确了顺应规律、因势利导,优势互补、开放合作,生态优先、永续发展,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统筹推进、重点突破的五项基本原则;提出了推进城乡、产业、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公共服务五个协同发展的任务以及深化开放合作的要求。《规划》还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社会事业、城镇化水平四个方面提出了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和2030年的发展愿景。
  施子海强调,《规划》有六个特点:一是积极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化长江全流域经济合作以及开放开发,共同努力把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中国经济新支撑带,并协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二是紧扣协同发展这一主线,强调要合作联动发展,着力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打破地区封锁和市场垄断,促进城市群合作联动,共同互利共赢,推进一体化的发展。三是突破重点合作领域,以城镇发展联动、基础设施互联、产业发展协调、生态文明共建、公共服务共享、对外开放合作为重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合作任务和相应的举措。四是注重体制机制的创新,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机制改革的力度,在建立区域协调合作机制、区域利益分享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城乡统筹发展机制、统一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五是坚持开放合作发展,大力推进城市群内生产要素自由流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实现对内合作与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六是加强与其他规划相衔接,重点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长江中游地区已经出台的有关区域发展规划相衔接,广泛听取了三个省、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
  施子海表示,作为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组织实施是至关重要的。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加强合作,扎实推进,共同把这个规划落实好。同时,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研究规划实施过程中新的情况,解决新的问题,总结新的经验,适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
  破除障碍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城市协同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如何破除行政区划障碍,创新协调区域利益关系的体制机制。
  于合军表示,《规划》把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作为城市群发展的支撑和动力,并放到突出重要的位置,贯穿于全文。
  在创新城镇联动和城乡统筹发展机制方面,将促进城市群规划统筹、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共同探索“城市病”问题的解决途径,探索建立城市群管理协调机制,创新城市群要素市场管理,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推进城乡统一要素市场建设和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促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在改革创新综合交通运输与城市交通发展上,将建立适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探索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实施高效统一规划管理,促进城市群交通联动共享;探索物流管理体制改革,打破长江中游城市群物流业务条块分割和地区封锁,降低物流企业成本;开展铁路、公路、港口投融资和收费价格改革,建立跨三省区域铁路、公路共同投资建设及经营管理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
  在推动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上,将完善区域水利项目合作机制,探索建设水资源一体化协作平台,统筹规划区域内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建立政府和市场有机结合的机制,强化流域和城乡水资源综合管理,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在建立产业协同发展机制上,将加强产业政策对接,建立健全产业转移推进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逐步统一城市群内土地、环保等政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搭建城市群产业合作平台;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探索建立城市群企业信用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面向市场需求,加快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协作攻关创新。
  在共建跨区域环保机制上,将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治,逐步统一城市群工业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应急联动机制合作,共同应对区域突发性生态环境问题,推动跨界水污染防治,联手防治大气污染和重金属污染;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环境监管执法联动,建立健全跨行政区的环境治理跟踪机制、协商机制和仲裁机制等。
  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上,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推动社会治理向前端、向基层延伸,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支持各城市行业协会成立联盟,积极开展跨区域合作,共同维护区域行业发展秩序;创新和完善人口服务和管理制度,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加强跨区域联合执法、警务协作与协同处置。
  分工合作推进错位发展
  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城市、产业同质化等问题,是实现分工合作、错位发展的关键。
  于合军解释道,武汉城市群、环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有很多的共性,但在一些产业的细分上也有不同分工,承担不同的功能。因此,《规划》就推进协同、错位发展进行了安排。
  首先,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根据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充分考虑地理空间的容纳能力和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着眼于推动人口的适度集聚与有序转移,兼顾城市管理和服务能力,突出和强化中心城市地位,引领和带动城市群协调互动发展,促进大中小城市科学培育和合理布局,形成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对城市群中各个城市不同的功能进行科学定位,以便于各个城市之间相互衔接、相互协调。
  其次,加强产业分工协作。依托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联合开展科技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共同承接产业转移,不断提升产业产品竞争力,打造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基地,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城市群产业布局调整和协同发展。
  再次,促进节约集约发展。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和发展基础、发展潜力,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着力优化基础设施布局,提高各类资源、要素和设施的利用效率与共享水平,加快推动生活方式向勤俭节俭、绿色低碳、文明健康方向转变。
  最后,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保障农村农民在城镇化发展中的公正权利和合理利益,着力构建农村农业转移人口平等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体系,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
  于合军认为,在一定区域实现一定程度的同质化,有利于联手打造产业集群,增强这个区域主导产业的竞争力。《规划》对长江中游各城市产业发展重点方向进行了明确,如宜昌、岳阳、九江等沿江城市是引导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商贸物流、纺织服装、汽车、食品等产业集聚发展地,上饶、鹰潭、景德镇、娄底等城市是轨道交通、工程机械、航空制造、光伏光电、有色金属、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粉末冶金、钢铁、食品等产业集群基地,这样将推动构建产业上中下游协同配套的格局,形成整体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