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为武汉创新驱动发展献策

2015-04-15 10:53
来源: 市国资委

  2014年,武汉人均GDP达到97000多元,相当于15000多美元。按照国际分类,超过12615美元就是高收入经济体。从这一点来看,武汉现在已经是高收入经济体。

  但我们也要看到,武汉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美国去年人均GDP是57000美元,是武汉的4倍;德国是44900美元,是武汉的3倍;韩国是24000美元,比武汉高出50%。武汉现在还位于高收入经济体的底端。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发展经济,怎样通过创新实现转型升级?我把现有产业分为五类,提出自己的建议。

  追赶型的产业:鼓励企业海外并购

  追赶型产业,可以简单理解为我们和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差距的产业。追赶型的产业政策是指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追赶发达国家的过程中,政府要选择性地支持具有潜在的比较优势的产业。

  武汉有汽车产业,但和德国高端汽车产业相比,我们的产品附加值较低。除了汽车,还包括高端装备制造业、高端材料等产业,这些我们都还处于追赶阶段。在这种差距大的情况下,怎样实现技术创新?

  要支持我们国内产业去把国外技术引入到国内来。比如到海外去并购,把国外先进技术和企业买过来变成自己的。目前包括美国、日本、欧洲在内的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慢,市场状况不好,某些拥有高技术产业的公司,经营状况并不好,这就为我们的并购创造了条件。比如国内的吉利汽车、三一重工等已经这么做了。

  如果并购不成,可以到这些发达国家设立研发中心。新技术是科研人员研究出来的,一个先进企业也就代表企业所在地有这样的科技人员。支持武汉地区企业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吸引当地高科技人才到研发中心进行研究。华为、中兴等企业现在都在这么做。利用当地科研人才,提高企业的实力。

  再或者到国外招商引资。我们可以通过调查,了解目前大量进口的产品是什么,然后有针对性的跟这些产品生产企业公司来谈。目前,我们的人力价格相对较低,而且又有巨大的市场,这对于国外企业都是一种吸引力。比如在江苏太仓设立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园,目前已有220家德国企业入驻,总投资超过20亿美元。这些企业虽然不大,但每家都有自己的创新技术,武汉也可以这么有针对性的做。

  领先型产业:政府要支持基础性研究

  发达国家的产业基本上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像我国这类中等偏上的发展中国家也有一些国际领先型产业,比如我国的白色家电产业。

  这种已经在世界领先的产业,如果再继续留在这个产业,必须在技术和产品上自主创新。这些产业的新技术、新产品都必须依靠自主研发。自主研发需要有基础科研和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如果没有对基础科学的突破,做新产品的开发是无源之水。当这些发达国家在基础科研上有突破了,新产品的开发则基本上是由企业来做。直至今日,发达国家的基础性研究中的绝大多数是由政府支持的。比如美国的国家健康研究院、国家科学基金会。

  武汉可以研究目前的城市产业,确定哪些是接近世界前沿的产业,政府投入支持基础科研。支持大专院校,或支持由行业形成的平台进行技术知识的研究。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完全可以利用国外在基础科研上的突破,结合国内市场的特性来研发新产品。对此,政府同样可以参照发达国家的做法,对相应的研发或采购予以支持。

  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到非洲创造“第二春”

  改革开放初期,劳动密集型产业让中国变成世界工厂,经过35年的高速发展,人力资源成本逐渐上升。现在我们一线工人是3000元到4000元,相当于500-600美元,到2020年,一般工人的工资水平估计要到1000美元。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业就将失去了比较优势。

  在其中,可能会有少部分转型做品牌,但对于大多数来说,很可能面临倒闭、破产的危险。现在,很多韩资、台资、港资企业已经转移到了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的这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不转移出去,国际买家不会等你的。政府应创造条件,鼓励其中一些有能力的企业转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即转向附加价值高的研发、市场渠道管理和品牌等领域;或帮助他们将生产加工环节转移到工资水平比较低的国家,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优势来提高竞争力,创造企业的“第二春”。

  非洲,不但工人工资目前处于全球最低的状态,它的人均收入只有中国的1/4,还有很多国家的收入水平连中国的1/10都达不到。而且,因为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有10多亿的人口,若延续中国改革开放多年来的工资模式,很可能在25年内他们的工资基本上是不会上涨了。这样的优势让非洲成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

  现在劳动密集型企业老板大概都在50岁左右,不懂外语,地方政府要发挥作用,收集相关资料,与非洲当地政府对接,鼓励更多企业到非洲办厂。同时,转移之后,关键机器设备和中间产品,往往还是会来自于中国国内,正如目前西方和中国之间的产业转移一样。

  弯道超车产业:把人才变成企业家

  2015年过年非常流行的“抢红包”,就是腾讯团队几个人用两个星期时间完成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像软件、互联网、智能手机等产业具有人力资本投入少、研发周期短的特点,我把这类产业叫做“弯道超车”产业。比如互联网产业,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大家的起点差的都不太多,很容易实现超越,比如小米手机。

  在这个方面,武汉是有优势的,大学众多,人才也很多,政府要有所作为,要能把这种优势变成现实。要加大企业的孵化力度,把人才变成企业家。要有资金投入,要引入风险投资,如果能这样做,在弯道超车上就会比其他地方更快。

  战略性产业:发挥先天优势积极引入

  战略性产业的特性是资本投资特别大,研发周期特别长,比如大飞机、超级计算机都是这种。按道理说,这是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但是我们必须做,因为这跟国防安全有关,应该是国家行为。但是地方政府可以争取这些企业到地方来落户。核心技术的研发需要国家投入,但是配套的产品、技术可以由地方承担。这种战略性产业如果在武汉落户,对当地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这个方面,武汉具有先天优势,是老工业基地,我们要积极引入更多的战略性产业。

  【人物简介】

  林毅夫,1952年10月生,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专职副主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曾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来源:2015-04-10长江日报】